“2018明日之星建筑设计大赛”圆满收官 简盒建筑技术大放异彩
2018年12月22日,由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协会主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承办,上海简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大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友情赞助,历时5个多月的“2018明日之星建筑设计大赛”落下帷幕。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雷,精工绿筑首席专家、中国钢协专家委员会专家、《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主要起草人卞宗舒,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设计院院长朱鸿寅,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节能与科技管理处处长宋碧芸,上海比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民宿投资人晏东胜等5位资深专家应邀出席决赛,为网络票选的10强作品及现场演示进行打分。

经过最终角逐,作品“水上的斯卡布罗集市”以优秀的规划及细节设计和近乎完美的现场演示获得五位评委的青睐,获得全场最高分483分(满分500分),夺得本届大赛桂冠。“末日小屋”、“明镜台”和“水之梦”获得二等奖;“方寸”、“空虚-书吧”、“生长式旅馆”、“Chris水晶屋”、“十字教堂”和“民宿2472”获得三等奖。一等奖作品指导老师应小宇获得“最佳导师奖”。

一等奖作品:“水上的斯卡布罗集市”
据了解,本次大赛的设计作品全部基于上海简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参赛者可自行设计当下或未来的某个应用场景,以“简盒构件”组成的模块进行组合形成建筑主体,设计建筑平面布局、建筑形态和内外装饰等,重点考察参赛者对新产品、建筑产品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综合能力。基于面向工业4.0研发的简盒建筑体系,由基本立方体和长方体模块构成,该两种模块均由标准工业构件(底板、顶板、墙板、柱及其他配件)拼装而成。通过两种模块的组合形成建筑的多种形体,通过外挂各种建筑材料可形成建筑的多种立面,从而使建筑的个性化和工业化完美统一。

三等奖作品:“方寸”
简盒CEO廖政峰表示,简盒技术研发的初衷是为了彻底解决高性价比地建造建筑的问题,简盒不是通过降低建筑品质来拉低建筑的价格,而是通过研发新的建筑工业4.0技术来极大地提高整个建筑产业链的效率来建造极高性价比的建筑。工业4.0本质是智能柔性工业化生产,即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工业化产品,结合人工智能甚至可以做到智能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销售,是个性化和工业化这对矛盾体完美融合的一种解决方案,也是整个工业制造的终极阶段。

三等奖作品:“空虚-书吧”
对于简盒的技术创新,中国钢协专家委员会专家卞宗舒给予高度评价,简盒技术将建筑工业化和个性化完美融合,提高了建筑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效率,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深入理解了简盒产品的技术特点,就不难高效地设计出打动人心的作品。简盒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建筑平台,设计师注册简盒账号后,可以免费下载简盒的各种标准工业构件的三维模型。简盒的建筑是由两种标准模块构成,设计师可以先在平面图上自由组合这两种模块来形成自己理想的建筑形态,然后再进行室内、外空间的划分,选择室内、室外各种建筑材质。因为简盒的产品都进行过结构计算,所以设计师做完方案设计后实际上就完成了整个项目的设计,无需再额外做施工图、深化图设计,也无需做结构计算,而基于标准件的设计也使工厂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二等奖作品:“末日小屋”
对于简盒建筑体系的未来场景应用,上海比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民宿投资人晏东胜先生深有感触。作为民宿投资人,晏东胜先生一直想要打造位于“高山之巅和阔水之滨”的连锁民宿,连接城市和农村,打造人们生活的“第四空间”。简盒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建筑工业化和个性化问题,极大降低了建造成本。而简盒可反复拆卸的特点也能让简盒产品作为融资租赁的标的,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可能。
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雷表示,本届大赛对于未来工业4.0时代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很好的促进和借鉴意义。这次大赛能够让我们的建筑师多多关注和使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多发现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设计新人,给未来的建筑大师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机会。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比赛,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研发新的建筑产品和建筑技术,引领建筑行业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